7月20日,台州湾新区队捧起“浙BA”台州赛区冠军奖杯。
谁能想到,这支冠军之师竟来自一座成立不到5年、总人口刚过20万的产业新城?
“我们叫‘湾星人’,湾是台州湾的湾,星是摘星揽月的星。”赛场内外这个诗意的称谓,是台州湾新区5年来“拓荒破土、向新而生”的奋进密码。
湾,是从滩涂起步到新城崛起
“去年4月筹备篮球协会时,我们连一支完整的球队名单都凑不齐。”台州湾新区篮球协会会长张森回忆。
他的手机里,还存着当时向球队核心人物金甬仑、周浩送副会长聘任证书的照片——正是这样“一个个挖掘、一步步聚拢”,球队才从无到有。即使如此,他们的“浙BA”报名表也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敲定。
没人相信他们会赢,就像5年前没人敢想,这片滩涂能长出新城。
展开剩余75%2020年新区成立之初,面临“产业基础薄弱、城市功能空白、要素保障不足”的三重挑战,“拓荒者”执笔,写下“三年打基础、五年见成效、十年立新城”的蓝图。
如今站在云湖城市核心区,蓄水完成的湖面倒映着周边火热建设的塔吊。
云湖周边,首期建设将重点推动15个项目,投资总额达150亿元,这无疑是中央创新区城市建设的“点睛之笔”,或将成为台州的“陆家嘴”。
星,是从低空逐梦到向新而生
“湾星人”的“星”,是仰头向上的真卫星。
新区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,在“空天未来产业先导区”播下创新种子——全省首批低空经济“先飞区”,全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如活水般滋养产业土壤,航天彩虹、北方长鹰等“天空战队”在此集结,一条从无人机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正舒展羽翼。
走进吉利卫星超级工厂,一尘不染的车间里,精密仪器正书写着“台州智造”的传奇。借鉴汽车产业的智能化量产经验,这里实现了卫星制造的颠覆性突破:设计生产周期从传统的数月压缩至28天以内,日产1至2颗、年产500颗卫星的产能,将生产成本降低45%。
不久前,从新区“出征”的浙江妙月航天的微纳卫星,搭载8谱段全色多光谱载荷,在500公里轨道高度仍能清晰捕捉地面细节。预计到2027年底,由28颗卫星组成的“鲲鹏星座”将全面建成,成为驱动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“太空引擎”。
近年来,台州湾新区以“一星四机”产业体系为抓手,从零起步培育空天产业。星空智联、国星宇航等卫星项目先后落户台州湾新区,妙月航天的“整星制造”项目更让产业版图再添重彩。
人,是从散沙聚塔到同心成炬
在这次的比赛中,“湾”众一心的最强后援,让人印象深刻。
“我们没有超级巨星,但每个人都是拼命三郎。”篮球队教练洪峰的话,道破了“湾星人”团结成城的成事之道。
为了聚拢人才,他们像发掘篮球爱好者般“精准捕捉”,用社会影响力织密人才网络;为了培育产业,4支国资招商基金以16亿元总规模展开“教练式招商”,逐个突破产业链关键节点;为了锤炼队伍,“百日攻坚”行动交出27个新开工项目、23个竣工投产项目的答卷;方特“熊出没”主题酒店从开工到试运营的11个月“新区速度”,谋划空港一体化项目的战略眼光,背后是“引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”的生态沃土。
从2020年挂牌时的传统工业园区,到如今未来产业方兴未艾、领跑全市的经济高地,台州湾新区用篮球冠军的逆袭,写下新时代垦荒精神的内核:所谓奇迹,不过是一群人把“不可能”变成“不,可能”!
发布于:北京市免费配资系统,配资股票交易,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